热工仪器校准作为供热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,冬季供暖分户计费已在北方集中供暖区推行多年,至今花费资金逾百亿元。但记者调查发现,由于计量表不统一、计费复杂纠纷多、达不到节能效果等诸多因素,北京、宁夏、山东、甘肃等北方多地均出现计量表空转现象。
计量检测作为学界最早的改革推动者之一,中国工程院院士江亿说,分户计费工程投入资金上百亿元,2016年还将继续投入数十亿元,但实际效果不及预期。另有多位业内人士印证,目前分户计费存在大范围空转现象。
仪器校准分户计费,即在供热设施上安装热计量表,“用多少热、缴多少费”。早在2003年,国家8部委联合发布《关于城镇供热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》,提出逐步取消按面积计收热费,推行分户计量收费。
设备安装面积达1692万平方米,但仅有480万平方米实现了分户计费——这是宁夏热计量改革实施多年后的最新情况。
北京朝阳区的东一时区建于2006年,约有1800户用户。住户刘先生说,2013年供热企业给小区装了热计量设备,但一直没有运转,“现在家里的温控计就是个摆设,小区很多人都不知道怎么用。”
仪器计量在宁夏银川市一个2012年建成的小区内,记者看到分户计量设备已安装完毕,但住户们反映供暖公司一直按房屋面积收费。家住山东济南的张女士说,家里的温控器是两年前装的,一直闲置,现在只能当温度计用。
计量校准记者采访发现,除了从未使用、长期空转外,还有一些小区则是试用一段时间后又想“转头”。北京一位使用分户计量的业主说,他家的房子在楼的最西头,用热量大,一个采暖季竟比楼中间用户的费用高出近一倍,“太不划算,想恢复原来的计费方式。”
江亿分析说,主要有两类人会觉得“按热量收费”不划算:一是所在建筑保暖效果整体较差,尤其是一些老小区住户;二是在同一栋内,热量损耗更多的房屋住户。
江亿在调研中发现,由于国家规定没有热计量装置就不许验收新建房屋,有些新建小区为了通过验收到市场上“租表”,等房屋交付、通过验收后,再把计量表退回去。
宁夏住建厅一位负责人说,2013年底,该省新建建筑热计量安装率达80%,既有建筑改造安装率达94%。这些数字听起来不错,但实际上至少3/4的建筑仍按面积收费,大量热计量装置空转。“我可以负责任地讲,这在集中供暖区是普遍现象。”这位负责人说。
热量表质量不过关,供热企业因收费减少缺乏积极性